新闻中心

新闻发布

穿越周期三十载 迈向全球新征程

来源:旭阳集团 作者:whzx 发布日期:2025/08/29

 “任何产业都有周期,任何产业都会过剩,任何产业都是充分竞争的;不存在没有周期的产业,不存在稀缺的产业,也不存在没有竞争的产业;任何一家公司也都有自身的周期性,不是在周期中死去,就是在周期中长大。” 这是旭阳集团董事长杨雪岗对周期本质的深刻洞见,更是旭阳三十年发展历程的真实写照。从1995年邢台起步到如今横跨相关多产业的大型企业集团,旭阳在四次行业周期的浪潮中破浪前行,在穿越周期的实践中沉淀出九大核心能力、九大竞争优势(超前研究能力、战略规划能力、业务策略能力、供应链能力、数字化运营能力、创新能力、盈利能力、扩张能力、纠偏能力;规模优势、一体化优势、园区化优势、集中营销优势、成本优势、研发创新优势、信息化智能化优势、安全环保质量优势、风控优势),支撑旭阳事业在社会大潮下不断前行,创造了非凡的业绩,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面向下一个三十年,旭阳正以“各产业链力争全球第一”的雄心,向“世界领先的能源化工公司——创新引领未来”的愿景全速迈进。

四次周期淬炼,铸就第一个辉煌三十年

1990-1999年:破局初创,在行业寒冬里扎根

1995年,当中国焦炭行业尚处分散竞争的“混沌期”,旭阳在邢台诞生。彼时行业整体亏损、技术水平低下,旭阳却以“敢为人先”的魄力,率先在河北省建成第一个捣固焦产业示范项目,将炼焦用煤从4种拓展至13种,大幅降低生产成本。通过“产品零库存、销售不欠款、价格随行就市”等经营策略、全面预算管理等精细化运营模式,旭阳在1600余家独立焦化企业的激烈竞争中抢占先机,完成从“0”到“1”的突破,为穿越周期奠定了最初的韧性根基。

2000-2009年:崛起扩张,奠定行业龙头地位

伴随中国工业化进程加速,旭阳敏锐捕捉黑色产业链爆发机遇,以“做专、做精、做强、做大”为战略方向,完成从区域公司到全国龙头企业的跨越。2003年,旭阳提出“发展1000万吨/年焦化”的目标,通过并购保定焦化厂、与中煤集团合资等举措,快速扩大规模;2005年果断布局化工产业,2007年第一套化工装置投产,开启“焦炭+化工”双轮驱动的产业格局。至2009年,旭阳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与供应商,管理口径营业收入突破141亿元,较1999年增长501倍,确立了行业绝对领先地位。

2010-2021年:战胜自我,力争全球第一

面对2010-2015年焦炭价格持续下行的周期考验,旭阳以“调整、挖潜、转型、升级”总策略破局,锻造出一系列旭阳独特的核心竞争力。2019年3月15日,旭阳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在这个裂变跃升的过程中,旭阳进一步做强做大焦化和化工两大支柱产业,形成拥有非常良好现金流贡献能力,相互独立、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补短、相互协同的产业集群,使得旭阳的焦化产业由于有化工产业的协同而比其它焦化企业盈利更高,旭阳的化工产业也因有焦化产业的支持而比其它化工企业盈利更高;并适时启动和推进向新材料、新能源、高端精细化工提质升级,打造旭阳第三增长极。同步伴随这一过程,旭阳以“为现有产业盈利服务、为未来发展服务”为目标,建立“集团-园区-公司”三级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围绕产品线设立20多个研究所,培育以120多名博士为核心骨干千人研发团队,形成“创意-小试-中试-工程设计-产业化”全研发产业链;以可复制、可移植、可数字化核心竞争力为行业提供运营管理服务,已经为18家公司提供托管服务,显著改善其经营管理水平,大幅提高其效益;以营销和研发为核心推进生产体系向高度数智化转型,将组织模式由“橄榄型”转变为“哑铃型”,打破原来的下级向上级汇报的职能型体系,克服同质化竞争,实现从“成本效率型”向“质量效益型”,从“市场拉动、投资推动”增长方式向“服务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模式的转变;并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以客户定制化、差异化的需求,推动建立“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逐步从原来的“生产什么卖什么”的大规模制造,转型为“需求什么制造什么”的服务型制造业。同时,通过分级客户机制、安全环保质量精细管理、精益成本控制、套期保值与闭口交易等策略举措,以及2019-2021年大规模兼并收购提速全国布局、2021年启动印尼海外项目推进全球开拓等,实现了盈利能力的大幅提升。2021年集团营收规模810亿元,较2009年增长473%,整体实力得到极大增强。

2022-2025年:全球开拓,构建穿越周期生态壁垒

行业进入第四次周期,旭阳以投资印尼为支点,加速拓展全球市场:印尼焦化项目320万吨/年焦化装置陆续投产,建成集团首个海外实体制造业园区;成立中国香港、日本、新加坡、澳洲、越南、印度、蒙古国、巴西和鹿特丹等境外子公司和办事处,搭建起覆盖全球供销网络,实现旭阳事业的全国布局和全球开拓初具规模与形态,为今后国内外更大范围、更广布局的协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此外,国内唯一由旭阳自主研发的定州园区5000吨/年氨基醇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集团成为全球第二个实现氨基醇工业化生产的企业,取得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领域重大突破;集团在郓城园区建设的另一自主研发5万吨/年高端聚酰胺新材料CTH项目也正快速推进,预计今年10月即可投产。通过这一阶段的发展,旭阳业已成为集焦炭、化工、氢能源、新材料、数字化等业务板块协同共进的大型综合性产业集团,抗周期能力再上新的台阶;而随着氨基醇高端精细化工、高端聚酰胺新材料等自主创新研发项目的投产达效,随着其他一大批自研产品、独创技术的成功,也使旭阳由“大规模制造”转型到“创新驱动”成为可能,可以有效改变“投资推动”的单一增长模式,使集团“创新型制造业”的发展模式不断深化。

突破与超越,打造全球知名的“产业+服务”集团

站在创业三十年的历史起点,旭阳正以集团第七个五年发展规划(2026-2030年)和新的十年发展纲要(2026-2035年)为蓝图,用更长远的目标来规范指引未来的发展,使旭阳即使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局面,也能保持战略定力,更加从容不迫,更加成熟稳健,更加方向清晰地全力打造全球知名的“产业+服务”的集团。

焦化产业:依托智能配煤技术与全球供应链网络,通过“自建+运营管理服务+兼并收购”多元模式,进一步巩固全球龙头地位;

化工产业:聚焦优势产品,推动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加大运营理服务与兼并收购力度,进一步做大规模,力争核心品类竞争力全球领先;

运营管理服务:输出中国经验,将旭阳三十年积累的“销运产供研”一体化运营管理模式、供应链优化、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以及深度的行业经验、真诚服务客户的体系、精严的经营管理闭环、一流的节能减排技术、领先的创新研发能力等进行标准化输出,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托管产能超过自建产能规模;

氢能产业:继续推进“制-储-运-加-用+研”一体化布局,构建氢能全产业链生态,重点打造液氢示范项目及输氢管网,显著降本做强竞争优势,并同步探索绿电、绿氢等低碳零碳产业方向;

新材料产业:以研发创新为核心,突破技术瓶颈,围绕己内酰胺和新能源材料健全完备产业链,培育高盈利增长极;

数字产业:以集团产业场景为依托,加速数字化与智能化深度融合,打造行业垂直领域数智化解决方案、软硬件产品及优质服务。

从中国行业龙头到世界标杆,构建全球领先竞争力

面向未来,旭阳集团将继续坚持和深化实施“全国布局+全球开拓”战略,国内扩大多园区协同发展格局,海外以印尼为基逐步拓展东南亚、欧洲等更多市场区域,全球配置资源与生产基地,降低单一市场周期波动风险。

运营管理层面,通过强化“旭阳云”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实现全产业链“销运产供研”数据贯通,提升组织效率、效益及协同能力;推行股权激励计划,深化旭阳“三个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建设,激发全员创业、创造、创新活力,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创造力、竞争力的旭阳特色文化与体制机制。

资本与风险控制层面,通过“产品经营、资产经营、资本经营”立体发展模式,提升旭阳盈利能力与资产回报率;积极引入全球战略资本与优质股东,优化股权结构,推动企业价值与市场认可度同步提升;守住财务安全底线,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严控有息负债规模,按照集团关于正常经营、贷款还款、安全储备、投资并购、倒贷资金等五项资金管理办法闭环管控现金流,确保集团始终稳健运营。

社会责任层面,深度践行“双碳”目标,推动生产运营与产品全生命周期低碳化,探索氢能重卡替代传统运输等绿色应用,致力成为绿色能源化工全球典范;同时输出旭阳管理经验与技术标准服务,为全球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三十载栉风沐雨,九万里拓土开疆。旭阳始终投身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始终保持永不停懈的创业、创造、创新步伐,始终追求逻辑成长、追求本质成长,在一次次认识规律、把握趋势、顺应政策中成长,在一次次克服困难、迎接挑战、化解危机中发展,形成强大综合竞争力、系统竞争力、本质竞争力,成功穿越周期,不断成熟壮大。迎接充满憧憬的未来,旭阳将以《旭阳共同纲领》为根本遵循、基本指针,真正放下包袱,忘掉过去的成就,丢掉成熟的经验,打破形成的传统,一切归零、一切清零,放空自己、轻装上阵,紧跟时代、紧跟社会、紧跟国家,脚踏实地、矢志奋斗,在旭阳事业全国布局向纵深发展、旭阳事业全球开拓向多国推进的征途上,开创旭阳更加美好的明天,创造旭阳下一个更加辉煌的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