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关于山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认定名单的公告》,旭阳集团东明旭阳化工有限公司(简称“东明旭阳”)获批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培养、吸引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更是国家为充分发挥博士后制度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中的独特作用,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有效举措。本次东明旭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设立,使旭阳集团旗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增加至七家,分别为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唐山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沧州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邢台旭阳煤化工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郓城旭阳能源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旭阳工程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东明旭阳化工有限公司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东明旭阳现有员工950余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25人、本科341人。公司位于山东省东明工程塑料产业园,该园区是山东省认定的唯一一家工程塑料专业化工园区。公司注册资本22.3亿元,占地面积1176亩,建有2×15万吨/年己内酰胺、8万吨/年尼龙6切片、35万吨/年环己酮、5.9万方/小时制氢、14万吨/年合成氨、30万吨/年硫酸、40万吨/年双氧水、5×130吨蒸汽/小时锅炉等装置,形成苯→环己酮→己内酰胺→聚合切片一体化、竞争力突出的完备产业链条,经营己内酰胺、尼龙6切片、环己酮、发烟硫酸、双氧水、硫酸铵、碳酸钠等主要产品,获得山东省高端化工产业发展促进会理事单位、菏泽市节水型单位、东明县研发投入先进企业、东明县突出贡献企业等荣誉称号,取得国家专利授权35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1项),形成可对外转让专有技术9项,奠定创新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目前,东明旭阳正紧抓山东省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契机,把握菏泽市大力发展高端化工及医药产业窗口期,依托当地丰富的煤、石油资源及良好的化工基础和区位优势,系统谋划发展尼龙产业,致力打造以己内酰胺为龙头、以尼龙6材料为方向、产业链完整、上下游配套、年收入超百亿规模高端聚酰胺(尼龙)材料一体化智慧产业园区。
放眼到全集团的层面,旭阳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焦炭生产商及供应商、全球最大的焦化粗苯加工商、全球第二大高温煤焦油加工商、全球第二大己内酰胺生产商、中国最大的工业萘制苯酐生产商、中国最大的焦炉煤气制甲醇生产商、中国第二大高纯氢供应商、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化工企业50强,一以贯之把研发创新摆在战略位置,聚焦为现有产业盈利服务、为未来发展服务,建立“集团—园区—公司”三级自主研发创新体系,围绕产品线设立20多个研究所,培育以120多名博士为核心骨干千人研发团队,建设2万平米专业研发实验室、13万平米中试基地、5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8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级工业企业研发机构(A级)、6家国家级分析检测中心,形成“创意—小试—中试—工程设计—产业化”全研发产业链。始终突出新能源、新材料、数字产业、高端精细化工等重点创新方向展开高精尖、高附加值产品系统性研究开发,并实行自主研发与引进技术成果、并购科技公司两条腿走路,注重无论自研还是引进和收购均以市场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以客户为中心形成盈利闭环,成功实现一系列核心技术突破和现有装置升级、产品质量优化、成本大幅降低,取得585项专有技术、626项专利技术、194项软件著作权等广领域、宽覆盖、高应用丰硕成果,走出一条独特的旭阳研发创新之路,带动包括商业模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科技产品创新“旭阳三种创新”协调发展,奠定旭阳事业全国布局+全球开拓坚实强劲的创新引领和支撑。
与此同时,旭阳集团坚持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工作,已同49所高校(其中985、211院校11所)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多维度的合作,包括与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和邢台学院共建旭阳现代学徒制学院和旭阳化工学院,与多所高校合作开办前置定向培养、学生入学即入司的“旭阳班”,与河北工业大学、燕山大学等合作开办提高员工学历层次、改善员工学历结构的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提升班,与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合作开办“旭阳集团印尼苏拉威西园区员工来华深造大学班”,与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及七所职业技术教育院校合作实施海外员工培训项目,与北京化工大学开展博士后产学研互联互通合作,与华东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合作建设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及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签署实施《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旭阳集团创新实践基地协议书》《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联合招收博士后培养协议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与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创新实践基地)联合招收博士后培养协议书》《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与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工业废盐制碱工艺开发及优化项目合作协议书》等一揽子深度合作项目,与天津大学合作建立“天津大学(旭阳)化工研究中心”“天津大学(定州)知名学者工作站”,并携手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河北工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等27所高校申报31个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成功入选国家教育部《立项名单》,联合中国科学院相关对口研究所、鞍山热能院、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开展协同技术攻关,承担完成国家、省、市科研课题,突破环保、精细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若干有价值有影响的技术成果,并有河北旭阳能源有限公司荣膺河北省产学研合作创新奖、河北中煤旭阳能源有限公司获授河北省产教融合型企业,持续而扎实有力地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不断开拓新的广度、挺进新的深度、迈上新的高度。
这些无论是旭阳集团自身研发创新的基础条件、平台资质、技术突破、领先优势,还是旭阳与有关高校及科研机构联合人才培养、协作科技攻关的积极探索、有效模式、系统推进、成果积累,无疑都为办好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定将对基地进站人员的选拔遴聘、建管模式的完善互鉴、人才成长的高效培育、技术研发的项目优化等产生全方位积极作用。而此次新增设立东明旭阳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相信不但会提升东明旭阳的人才建设与科技研发,同时也将促进集团整体的人才战略布局与创新发展。旭阳集团及东明旭阳将严格按照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要求,借鉴集团旗下其他六家较早设立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成熟经验,高标准建设基地设施、建立运行体系、健全激励机制,为进站博士后提供良好的科研经费、课题立项、研发实施、职称晋升、住房保障等综合支持,真正让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也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旭阳这片充满活力的创新热土必将培育出更多技术硕果,孵化出更有价值项目落地,实现于博士后本人适得其所、大有作为,于公司强化创新引擎、聚增成长活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为旭阳事业的宏伟蓝图,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